​“十五五规划”下的绿色低碳产业格局——谁能赢在下一个五年?

2025-10-29

绿色发展被写入国家十五五规划的核心章节,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国的工业结构将全面向绿色化转型。

但这也意味着竞争格局将重新洗牌。
谁能更快响应政策、掌握核心技术、构建数字化碳管理体系,谁就能在产业升级中脱颖而出。

wechat_2025-07-30_095102_365.png

一、绿色低碳成为制造业转型的主方向

在“十五五规划”中,绿色发展被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国家将从能源结构优化、产业链低碳改造、能碳信息化体系建设三个方向发力,
推动制造业实现“节能、降碳、提效”。

这为低碳服务行业带来了三大市场空间:

绿色工厂申报与评价服务

能碳管理与节能诊断技术服务

碳核算、碳足迹认证与碳资产管理

预计到2030年,绿色制造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成为政策支持力度最大的细分领域之一。

二、竞争格局:从“认证服务”到“数据服务”的转变

传统认证机构主要提供标准审核、现场评价等线下服务,
而“十五五”后的竞争焦点正在转向“数字化管理能力”。

未来的绿色工厂评审,更注重数据真实性、系统性和可追溯性。
这要求服务机构不仅具备资质,更要有能碳数据管理平台、AI分析能力与行业经验积累。

以山东世通国际认证为例,
其AI+能碳管理平台通过整合能耗监测、碳核算、能效对标、碳资产管理等功能,
实现了从认证服务向“数智化服务”的转型。
这正是“十五五规划”所强调的——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制造。

三、企业机遇:从“合规”到“竞争力”

绿色低碳管理已不仅仅是政策要求,更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
拥有完善的能碳管理体系,能帮助企业:

在绿色工厂申报中脱颖而出;

在供应链中获得优先采购资格;

在碳交易与ESG评估中获取更高评分;

在国际市场中赢得品牌信任与合作机会。

因此,企业的战略重点应从“应付申报”转向“持续运营”,
让低碳能力真正转化为市场价值。

 

四、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

市场竞争加剧:绿色服务机构数量增多,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应优先选择有国家级资质和AI化能力的平台。

标准更新风险:各地绿色工厂、零碳园区评审指标不统一,需借助专业机构保持标准对接。

数据合规压力:能碳数据需真实、可追溯。建立合规平台是长期运营的必要保障。

五、未来五年:绿色与智能的双轮驱动

“十五五规划”不仅要求企业“绿色生产”,还要求“智能管理”。
这意味着未来企业必须具备两种能力:

低碳转型能力:节能降碳、绿色制造;

数字化运营能力:数据采集、分析与AI决策。

山东世通国际认证在这两方面均有布局,
既提供ISO系列管理体系认证、绿色工厂评价、碳足迹认证等专业服务,
又通过AI+能碳管理平台为企业建立数字化能碳运营体系,
让绿色转型真正落地可持续。


“十五五”是绿色低碳产业的变革期,也是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五年。
绿色化是方向,数字化是手段,综合能力才是竞争力。

对企业而言,越早建立能碳管理体系、越早拥抱智能化工具,就越能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
山东世通国际认证愿为企业提供更系统、更智能的绿色低碳服务解决方案,共建可持续发展的新未来。


行业热点

AI+能碳管理平台让节能降碳清晰可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5 山东世通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09071377号-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