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工厂申报涉及哪些标准和指南?(国家版、省级版、行业标准)

2025-11-06

不少企业负责人在启动零碳工厂建设时,最先遇到的困惑是:“到底按照哪个标准来做?”

实际上,零碳工厂的评审依据主要分为三类:国家级政策标准、省级实施指南和国际标准体系。

ScreenShot_2025-11-06_101132_185.png

一、国家层面:方向与原则

国家工信部明确提出“绿色制造+碳管理”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主要参考文件包括:

•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发改环资〔2025〕910号);

•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指南》;

•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系列。

这些文件定义了“零碳”认定的四大核心要素:

清晰的碳核算边界、真实的数据来源、持续的减排行动、有效的碳抵消机制。

二、省级层面:指标与细则

目前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省已发布试行标准。

省级指南通常包含:

• 企业申报条件和评分体系;

• 零碳工厂自评表与权重说明;

• 评分加分项(如能碳信息化系统、第三方验证、绿电使用率等)。

不同省份会根据产业结构略有调整,但大体框架一致。

三、国际标准:方法与体系

ISO标准为零碳建设提供了系统化路径:

• ISO50001 能源管理体系;

• ISO14064 温室气体核算与核查;

• ISO14068 碳中和标准。

这些标准被多数省份采纳作为技术参考文件。

四、世通AI+能碳管理平台如何对标标准化要求?

企业要想快速满足标准要求,最重要的是让数据、算法、报告三者“口径一致”。

世通AI+能碳管理平台内置符合ISO标准的数据模型与报告模板,

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要求输出相应报告版本,并与碳核查机制对接,实现“申报一次、复用多次”。

企业不再需要人工比对多个模板,大幅减少评审准备时间。

五、专家建议

申报时,建议同时参考国家和省级文件,

并在数据管理与报告输出环节使用符合ISO逻辑的统一口径,这样才能在评审中少走弯路。

当企业以科学的数据体系迈向零碳,绿色转型就不再是口号,而是可以量化的成果。

了解世通AI+能碳管理平台如何助力企业零碳申报,请联系世通国际认证顾问团队。

行业热点

AI+能碳管理平台让节能降碳清晰可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5 山东世通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09071377号-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