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8 日,工信部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明确功能与技术方案,以数字技术赋能工业节能降碳,支撑 “双碳” 目标。
实现对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电力(包括火电、水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余热余压发电等)、热力,原料用能,以及用作燃料的甲醇、乙醇、氢、氨等能源消费数据的实时更新、查询、历史数据追溯等。
依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等国家标准,计算一个时间周期内,工业企业和园区的能源消费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值/增加值综合能耗等。
结合实际需求,对用能单元在一个时间周期内的用能结构、成本、能效等进行计算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用能配置、清洁能源使用等推荐策略。
对各用能单元、各生产时段内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监测,开展主要工序、重点产品和设备等的能效对标。结合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要求,支撑开展节能管理。
通过绘制桑基图能源平衡表等,对能源输入、转换、分配、利用等全过程进行计算,对能流、能效与损失等进行分析,实现对能源流动全貌的查看、重点能耗环节的识别等。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结合能效对标、能流分析等,优化工艺、设备等运行参数,实现能源综合平衡与优化调度。
对一个时间周期内工业企业和园区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进行分析预测,实现用能和碳排放的全流程管理和动态调整。
依据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规则标准,计算一个时间周期内,工业企业和园区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实现碳排放来源追踪、碳排放趋势分析、超排放预警等功能。
从产品原材料获取、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和回收处理等环节采集数据信息,结合绿电绿证交易情况,实现产品碳足迹在线核算、碳足迹报告生成、支撑产品碳标识认证等功能。
面向上游供应商,依据供应链场地数据采集标准和规则,采集材料用量、能源消费等数据。面向下游用户,结合应用场景的实际需求,提供产品碳足迹核算过程、结果等。
支持碳排放核算的过程数据和原始凭证追踪和溯源,实现碳排放报告在线自动生成,完成碳核查相关材料汇集和导出。
实现对各类碳资产(如碳配额、国家核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等)的分析展示,支持对某一履约周期的碳配额录入,对新一个履约周期的碳配额测算等,对配额指标使用情况开展预测预警。
让世通能碳AI赋能模块,成为您企业低碳转型之路上的智能伙伴。点击体验,开启高效、精准、专业的能碳管理新方式。




































让世通能碳AI赋能模块,成为您企业低碳转型之路上的智能伙伴。点击体验,开启高效、精准、专业的能碳管理新方式。
AI+能碳管理平台让节能降碳清晰可见
招投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三体系认证已成为企业突出重围、赢得项目的关键利器。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时,三体系认证已从"加分项&q
掌握核心要件,通过评审不难绿色工厂认证已成为制造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面对2025年度绿色工厂申报工作,企业如何高效准备申报材料,确保顺
内审员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体检医生"和"保健顾问",他们的专业能力直接决定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